
一、個人簡介
陳新,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體物理數(shù)學模擬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及科技部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6項。獲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首屆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屆青年科技獎銀獎、自然科學特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出版著作2部,參寫教材1部。發(fā)表學術研究論文80余篇(SCI收錄27篇,EI收錄56篇,ISTP收錄1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1項。
電子郵件:chx@cumtb.edu.cn
二、教育背景(含訪問學者經(jīng)歷等)
1. 1990.09-1994.07:合肥工業(yè)大學,工民建本科
2. 1998.09-2001.07:清華大學,水工結構碩士
3. 2001.09-2005.01:清華大學,水利工程博士
4. 2012.08-2013.08: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三、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巖體損傷力學、軟巖工程大變形力學研究
四、代表性科研/教學成果
1. 項目
(1)橫向項目,石碑文物復制品振動臺試驗研究,2021.11-2022.11,32.3萬元,主持。
(2)橫向項目,單體石碑類文物防震分析評估技術研究,2019.06-2020.06,30萬元,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深部煤礦軟巖巷道圍巖大變形破壞的多尺度損傷力學機制研究,2016.01-2019.12,60萬元,主持。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節(jié)理網(wǎng)絡力學效應及巖體各向異性強度準則研究,2012.01-2014.12,26萬元,主持。
(5)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基于微面模型的節(jié)理巖體各向異性強度和變形試驗研究,2008.01-2009.12,6萬元,主持。
2. 論著
[1] 陳新,楊強,李德建. 巖體裂隙網(wǎng)絡各向異性損傷力學效應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專著。
[2] 何滿潮,陳新,周永發(fā),宋彥琦. 軟巖工程大變形力學分析:原理、軟件、實例.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6月,專著。
[3] 付裕,陳新,馮中亮. 基于CT掃描的煤巖裂隙特征及其對不同圍壓下破壞形態(tài)的影響[J].煤炭學報, 2020, 45(2):568-578.
[4] CHEN X, ZHANG S F, CHENG C. Nume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joint strength mobilization on behavior of rock masses with large non-persistent joint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 2018, 18(11): 04018140.
[5] CHENG C, CHEN X, Zhang S F. Ductile transition behavior of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Insight from particle flow modeling[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6, 213: 25-45.
[6] FAN X, KULATILAKE P H S W, CHEN X.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like jointed blocks with multi-non-persistent joints under uniaxial loading: a particle mechanics approach[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190: 17-32.
[7] CHEN X, BA?ANT Z P. Microplane Damage Model for Jointed Rock Ma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14, (14):1431–1452.
[8] 陳新,彭曦,李東威,呂文濤. 基于兩種破裂判據(jù)的裂隙巖體單軸壓縮起裂分析[J]. 工程力學, 2013, 30(10):227-235.
[9] CHEN X, LIAO Z H, PENG X. Cracking process of rock mass model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3, 20(6):1661-1678.
[10] CHEN X, LIAO Z H, PENG X. Defor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2(2): 213–221.
[11] 陳新,廖志紅,李德建. 節(jié)理傾角及連通率對巖體強度、變形影響的單軸壓縮試驗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1, 30(4):781-789.
[12] CHEN X, YANG Q, QIU K B, FENG J L. An anisotropic Strength Criterion for Jointed Rock Ma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ellbore Stability Analy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08, 32(6): 607-631.
[13] 陳新,楊強. 深部節(jié)理巖體塑性損傷耦合微面模型[J]. 力學學報, 2008, 40(5):672-683.
[14] YANG Q, CHEN X, ZHOU W Y. Effective Stress and Vector-valued Orientation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08, 17(2):101-121.
[15] YANG Q, CHEN X, ZHOU W Y. Microplane-damage-based Effective Stress and Invaria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05, 14(2):179-191.
3. 獲獎
(1)恒阻大變形纜索研發(fā)及滑坡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4年9月,第5完成人。
(2)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屆青年科技獎銀獎,2012年10月。
(3)巖體宏細觀損傷力學,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自然科學特等獎,2010年10月,第5完成人。
(4)深部礦井綜放開采關鍵技術及設備配套研究,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08年7月,第2完成人。
(5)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8年7月。
(6)準脆性材料的宏細觀損傷力學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2008年1月,第5完成人。
4. 專利
(1)陳新,廖志紅. 斷續(xù)裂隙巖體模擬試件的制作模具及方法. 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13-1-0641618.1。
(2)陳新,劉珂銘,何曉升,孫靖亞. 錨噴巷道兩幫混凝土噴層剪切破壞防治方法. 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14-1-0209021.4。